最近在v2ex中看到一个帖子的确十分让我难熬…处在考研的关键时刻,却被这般冲击力搞得思绪很乱。
的确小c同学说的没错,找个好导师,就找到了好前途。
这话本该没错,但是什么是好导师,项目拿的多的拿的容易的?项目有钱景可以让你打通人脉的?可以交给你很多实战的企业的思想?翻遍数帖也得不到本该有的答案。是科研还是工程?是沉浸在ppt、论文的研讨,还是应该做一些符合企业效益的有受众的实际产品?是走沉稳妥协的中庸路线还是紧跟时代所谓的与时俱进?
尽管我看到了大多摄这样的论断
当然也不乏这样的
的确口水已经淹没了一切。毫无劲头但却无所忌惮就是现在的大学研究生生涯的写照吧。和导师学东西可能已经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了。逃过了本科时代毕业的招聘狂潮也该到进入社会的时刻。当养家糊口成家立业摆在面前,24、25岁的人已经等不起什么所为的蛰伏,所谓潜心研究。能踏实的想呆在实验室做飘渺浩瀚研讨的,抑或未来也成为一枚教授在学校里拿着津贴颐养天年的,相信职业就早已规划好。所谓的大多数的研究生不过是等到一个更高的文凭进入社会前缓冲一点时间罢了。发paper或者是凑paper的时代就在这里,急功近利的太多,青春等不起潜心。
这又能怎样?你不上多少人等着踩着你的尸体上。
读到UCSD的一个高材生的文章,里面写到了种种老板和自己的关系。或者就是妥协为,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把自己变得更牛逼这个俗套的话题了。什么是更牛逼的自己?问题总是满目的飘过来,和老板做好关系以后有业务有企业收了你?或者是拼命找实习奢望着未来的简历更加丰满一些么。更有甚者说是在闲极无聊的研究生时代多陶冶情操多补充一下人文的情怀。嗯,未尝不可啊。
人就这一次选择,选了就有错过了就有后悔了就有放弃了。我倒是看好无为者。做CEO做创业者做大亨,还是慢慢爬慢慢掏着糊口的钱陪老婆孩子?没有什么路都是能保证你会最好的生活,路在脚下,还没达到更强大到足以一笑而过的自己,何必管别人如何如何。文中有一句话很赞
真相是,科学家本来就不是什么崇高的职业,就没他妈的什么职业是崇高的。任何行当里面也都有聪明人,只是由于行当不同而影响范围不同而已。而且,人与人智力上的差别,在个人的事业发展中,我觉得,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从长时间的尺度看,起主要作用的,往往是动机、心态和对这个行当的认识是否清醒,是思考、判断和信仰。
人与人不同,只有一条出路是人人都试用的—-做好自己看的起的当下。慵懒只陪回忆,没有资格谈待会儿。
最后一句话共勉吧学术圈这些事儿都不是什么怪现象,相反,都是在这个发展阶段最正常不过的现象而已。愤世嫉俗是一种慢性自杀不要跟谁过意不去,事在人为,谁都要过日子,科学家工程师都是。想做就做吧。
我要找一个好老板,写给未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