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拍摄的每幅图像幅宽有限(高的分辨率不够低了拍的面积不够多) ②需要研究的区域相对一张或几张照片来说,太太太大了,没有或难以测量地面的标识,就只能靠拼接(然而飞机需要飞行,飞行需要时间,时间就带来光照、镜头本身、飞行姿态等各种变化) ③除了高端的飞机带有精度极高的POS(position & orientation system)能够实时记录飞行的姿态,即飞机的朝向、飞机的地理位置等明确告诉我该用哪个位置的点拼起来的,其他只能依赖,连续两张图片的相关性来拼(这里讲的就是,同名点即tie point)
——航摄大致思路?完成这一工作,最主要的工作是法一:利用地面其他物体的三维坐标(灰机、相机的某一时刻姿态也可以)点确定相邻两幅图像的地理位置(三维的,依赖地理空间的)——>解算相对位置;法二,利用同名点(两幅图像都拍到的点,二维的,不依赖地理空间的),找到某个投影变换(即一个投影矩阵),直接解求两幅相邻图像的相对位置。
航摄中常用的三种用于加密控制点的方法有航带法、独立模型法、光束法。其中航带法精度较低,不能用于高精度的测量。独立模型法较前者精度略高,光束法则是精度最高同时计算量最大的模型,适用于高精度航摄。 ——用来做啥?不同时刻的航摄图片,对绝对位置或相对坐标进行确认,为拼接准备。 自检较光束则是最广泛应用的做法,尽管粗差(奇葩的大误差)对于精度的影响极大。其基本思想是选用一个由若干个参数组成的系统误差模型,将这些附加参数作为未知数与区域网的其他参数一起解求,从而达到在平差过程中自动消除系统误差的目的。其缺点是①附加参数人为选择,选择不当会导致迭代结果不收敛恶化计算结果。②附加参数与区域网参数一起解求,会使计算量明显上升。
光束法平差以单个像片作为平差单元(意思就是一个观测值是一个像片,主要包含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就如测量一个高程的值 一个坐标的值一样 在整个区域进行一边计算一边排错 进行平差处理 解算出每张相片的外方位元素 然后按照前方交会计算加密点(不同像片的拍下的重复点 tie point)坐标。